您好,欢迎来到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311-85373526售后服务:0311-85373538
news center新闻中心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500号工大科技楼

业务电话:0311-85373526

售后电话:0311-8537353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大新闻

工大新闻

掌舵破风浪,扬帆促远航

作者: 发表时间:2012-12-19 16:44:00

掌舵破风浪,扬帆促远航
                                                      ——记化工报采访我公司总经理张继军

    “工大”,两个简单的字眼拼成一个响亮的名字,不仅折射出张继军对其母校的眷恋,也同样折射出他对于这个一手培育起来的企业的深厚感情。
    15年前,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大公司”)正式成立,张继军和几个朋友将公司的自主创新产品——盘式连续干燥机投放市场,这家民营企业开始了依托技术创新的成长之路。4年后,张继军正式加入工大公司,次年开始全面负责公司事务。
    十多年来,市场环境几经变迁,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崛起的新兴力量,活跃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风起云涌的经济转型中,工大公司经历过由小变大的荣耀,也经历过成长转型的彷徨。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继军始终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不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创业的执着和奉献的甘苦融入企业,凝聚人心,带领团队共同打造出工大公司的一次又一次辉煌;同时,他也凭着共产党员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为前行中的企业把握方向,掌舵护航。
高扬“科技风帆”
    近两年,频繁往返于石家庄与天津之间,是张继军的生活常态。在石家庄,他处理着一家处在上升期的化工设备公司的日常事务;而在天津,他又是十几个大学生和硕士生离不开的科研导师。
    搞技术出身的张继军,虽在公司位高权重,却始终没有离开过科技研发的第一线。2009年,有着石家庄市拔尖技术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等荣誉的张继军被母校返聘,成为河北工业大学的正式教授。这样一名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家,在他所掌门的企业内部,也从来不忘持续注入科技创新的精神和动力。
    1997年,工大公司从自主研发的盘式连续干燥机起家,后来陆续拓展到蒸发、过滤领域以及承压容器等核电装备制造,目前又开始由单一设备和成套设备的制造商向化工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商转型。张继军认为,不管是当年依靠单一成品打开市场,还是后来成功的产业转型,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引领。
    “设备制造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领域,但和一般的设备制造商相比,我们有自己的传统优势,那就是技术优势。”他告诉记者,“不少企业都只是简单地把客户的图纸拿过来,照着图纸去承担一个制造的角色,但我们不是。我们的人是真正懂技术的,可以和客户一起进行技术研发和装备设计,然后生产出真正适合客户所用的产品。”
    山东金正大公司是工大公司正在合作的客户之一。该公司正尝试上马一套新的硝基复合肥生产工艺设备。“新的工艺还正在调试中,所以他们给我们提供的一些参数是不准确的,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他们自己也无法预料。所以我们不能只是按照他们的数据来做设备,而是从技术服务的角度一同研发,这样生产出的设备就避免了很多问题,效果非常好。”张继军说。
    在他的带领下,工大公司形成了一支过硬的科研队伍。共计600余人的正式员工中,光科研人员就超过200人,真正的一线工人不足400人。而在公司的大部分科研项目中,张继军都会亲自指导。
    目前,“科技引航”已经被确定为工大公司的重要发展思路。“我们认为,依靠科技来引领发展的路子是对的。”张继军表示,“这样的思路能够支撑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利润水平,促使我们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
找回“迷失”的航线
    然而,工大公司十几年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对于公司在成长中所走过的一些弯路,张继军并不讳言。
    公司成立伊始,盘式干燥机产品投入市场后,反响强烈,第一年销售收入就超过百万元。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凭着扎实的研发能力,公司陆续开发了流化床、喷雾、文丘里、旋转闪蒸、浆叶式、气流等新型干燥设备,并开始试水蒸发、过滤领域。公司每年都有新技术问世,产品从几种扩大到几十种,销售收入也呈现出几何式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还先后引入一些风险资金和银行贷款的支持,资金的宽裕促使企业取得了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和综合实力的增强。2004年,工大公司在石家庄高邑县占地100亩的新厂落成,生产条件和企业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当年,公司的销售收入超过7000万元,公司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当时,公司规模扩大了,资金实力也有了,在决策中就出现了一些头脑发热的情况。公司先后投资了两个项目,现在看来都是失败的。”张继军说的这两个项目,一个是医药中间体项目,一个是生物制品项目,都与原来的设备制造领域相去较远。
    “这两个项目牵扯了我们很多精力,所以客观上对于设备公司的内部管理有所放松,包括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影响。”张继军回忆道,“当时,出现了一些设备不能按期交货、产品不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影响到了公司正常的发展。2004年到2006年,公司的销售额基本维持原状,没有大的提升。”
    2006年开始,张继军意识到发展方向的偏离对于公司前途的影响,果断地决定停掉医药中间体项目,将精力重新转到设备制造领域中来。他首先从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入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恢复团队的团结意识和创造活力;其次,完善工艺技术,抓好产品质量和生产纪律,着重提高产品的性能指标,全面提升公司的技术服务水平。依托多年来工大公司在市场上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力量,2007年,公司的产值就重新实现跃升,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左右。
    “经历了这一番波折,我们将公司发展的方向理顺了,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化工装备是我们的核心优势所在,我们就把精力放在这里,一心一意地做我们熟悉的领域,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走。”张继军说。
向新的目标再出发
    目前,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公司已经在化工业内小有名气,其干燥、蒸发、过滤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张继军已经为公司下一步怎么走规划好了新的目标。
    “我们国家煤矿资源丰富,这几年煤化工发展的也比较快,但是煤化工的一些工艺技术、催化剂、关键设备还是要靠从国外进口。我们很看好煤化工的市场前景,我们的目标就是打破国外技术设备的垄断,生产出我们自己的煤化工关键设备。”张继军言语之间,豪情满怀。
    然而,煤化工,特别是新型煤化工的许多工艺技术尚不成熟,光明的市场前景有之,巨大的工程风险也兼而有之。“因为风险大,所以很多煤化工示范项目还是选择了国外的设备和技术,我们作为一个中等规模的民营企业要想进入这个领域并不容易。”张继军表示。为此,他为工大公司选择了一条独特的切入方式。
    2010年,工大公司开始参与河南宝马集团的煤制乙二醇中试工程建设,主要分包精制乙二醇的精馏这一环节的成套技术和设备。去 年,该中试工程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鉴定,顺利进入大型工业化装置建设启动阶段。
    同样在2010年,工大公司参与神华集团煤矸石资源化制氧化铝的中试研究,仍然分包其所擅长的干燥与蒸发环节的技术设备研发工作。而今,4000吨/年的中试装置运转良好。
    此外,工大公司还在积极试水煤制天然气领域的中试工艺研发工作。
    “我们搞的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中试时就参与进去,与项目的相关方共同进行科技攻关。这个过程是很难赢利的,甚至有很大的技术风险。但这也是一种投入。我们从前期就积极切入,可以在整个项目进展中占据主动位置。如果等到技术完全成熟以后再去投标,对于设备企业而言就很难了。”张继军说。
    实际上,煤化工只是张继军看好的市场方向之一。工大公司以设备制造为核心的开拓脚步,也同时向着节能环保、新能源、海水淡化等领域迈进。
    去年,张继军先后获得河北省“最受关注企业家”和“青年创业成就奖”等荣誉。谈及自己的创业体会,张继军说,“这么多年来,创新精神一直是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一是技术创新,其二就是企业发展思路的创新。”而张继军在这两个创新问题上的执着探索和追求,也正诠释出一名共产党员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引领企业冲破风浪、勇往直前的风采。